牛口蹄疫是一种会导致犊牛发病严重的疾病,患上牛口蹄疫的犊牛大多因为心肌受损死亡,病牛表现为体温升高,口鼻和乳房及蹄部出现水疱。那么,牛口蹄疫是如何发生的,要怎么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看。
牛口蹄疫病怎么得上的?
病牛或携带口蹄疫病毒的牛是主要传染源,受感染动物可长期带毒和,病毒主要存在于食道、咽部和软腭,并通过唾液、乳汁、粪、尿、病畜的毛发等传播;病牛主要疫源地是圈舍、场地、草地、水源等,病毒可通过接触物、饮用水和空气传播;病畜工作服、鞋子、运输车、饲喂工具等各种污染物品均可传播病毒,引起发病。
牛口蹄疫病的原则
如需,选择抗病毒、药物和中草药结合。
可用利巴韦林、黄芪多糖、板兰根注射液肌注,2次/d,防止继发感染可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结合。如果较重患畜还得强心、补液,对症。中药可用清瘟败毒散。
牛口蹄疫预防注意事项
(1)发病初期,病牛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糜,而尚未出现水疱前,不易诊断是何疫病。一旦首例出现水疱后,可能第二例、第三例相继发病,就可做出诊断。在首例出现水疱前易误诊。
(2)对病畜进行必要的辅助,是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减少死亡的有效措施。否则,任其自行恢复,可能会因继发感染或因侵袭心脏,造成心肌麻痹而死亡。
(3)在预防接种方面,应针对当地流行的血清型选用相应的疫苗接种。否则,当发生亚洲l型病时选择o型疫苗,就会起不到预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