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回答是,大豆壳是豆油和豆粕行业的副产品,可用于牛的饮食。
答案很长:大豆壳是豆油和豆粕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当大豆进入加工厂时,要对大豆进行筛选,以去除破碎和损坏的大豆以及异物。然后将豆子打碎并去除外壳。在去除过程之后,对外壳进行热处理和研磨。在溶剂研磨机中通过溶剂工艺从豆类中去除油,得到豆粕。这种油经过精炼后用于人造黄油和食用油等产品。这种膳食被用于人类和动物消费的许多产品中。
豆粕以43%至44%或48%至50%的粗蛋白(CP)大豆油粕出售。如果对较低蛋白粉(43%到44%CP)的需求很高,则将外壳混合回成品粉以产生43%到44%CP的粉。如果对高蛋白豆粕的需求量很大,则豆粕不与豆壳混合,豆壳作为副产品饲料出售。
过去,许多大豆壳被商业饲料制造商用于各种加工饲料的配方中,例如颗粒饲料、饲料块和块状饲料。对更高分析豆粕的需求增加使得更多的豆壳可供使用。
养牛者对使用大豆壳进行农场饲养非常感兴趣。壳的营养价值非常好。通常,棉籽或大豆的壳被认为是粗饲料;但是,大豆壳的营养成分优于棉籽壳。
饲喂基础
大豆壳
粗蛋白11-12%,TDN65-70%,粗纤维35-40%
钙.49%,磷.21%,
棉籽壳
粗蛋白4.0-4.2%,TDN40-42%,粗纤维40-45%
钙.15%,磷.9%
大豆壳中的营养成分极易消化,被认为是一种能量饲料,而不是粗饲料。在一些研究中,纤维已被证明具有85%的可消化性,这说明高纤维产品也可能含有高能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您不想在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大豆壳作为粗饲料。
大豆壳重量轻、片状且体积大,在处理时需要特别注意。在室外喂大豆壳时,封闭式喂料器是一种资产,因为风往往会吹起大豆壳;运输需要封闭和有盖的拖车。
大豆壳可能含有脲酶,它会导致尿素快速分解。用含有尿素的饲料喂大豆壳时要小心。脲酶可以在碾磨过程中被破坏,通常是在将壳用于混合饲料时。油厂通常监测壳中的脲酶含量;该信息可从工厂获得。
大豆壳被广泛用作补充饲料,但大豆壳不能替代干草。如果干草供应短缺和/或质量低下,请尽早开始补充饲喂,以便同时饲喂干草和大豆壳。也可以用劣质、结霜的牧场的大豆皮作为补充能源。将大豆壳与草料一起使用时,将豆壳视为“补充剂”或“担架”,而不是草料的替代品。存在用低质量干草补充大豆壳导致性能不佳的情况。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用磨碎的玉米代替20%到25%的大豆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山东鑫旺饲料工业有限公司推荐您使用发酵速度较慢的大豆皮代替谷物,过瘤胃脂肪酸粉、过瘤胃脂肪酸钙---美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