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症和高致死率为特征的超急性传染病。该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是危害牛群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1、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该病的潜伏期为1~7d,多数为2~5d。该病可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迅速死亡。急性表现为突发高(41~42℃),精神极度抑郁,咽部水肿,大量流涎和猝死,病程一般在24小时以下。
水肿型牛出血性败血症同样表现为急性发病,头部、咽部、胸部、会阴及四肢中的一肢或多肢可发生热痛性水肿,严重者头部和咽部水肿可导致呼吸困难,并终死于窒息而不是败血症。
2、得了牛出血性败血症怎么办
早期使用高免血清有很好的效果,皮下注射100~200mL,每天一次,连续使用2~3天。体外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敏感,理论上可以临床感染病例。
青霉素400万IU,链霉素300万IU,联合应用,每日2次。也可同时用磺胺类药物,如用5%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每千克体重40~60mL剂量,静脉注射,可缩短疗程。急性病例可用抗生素(四环素)加入葡萄糖盐水,静脉注射。国外用头孢噻呋按每千克体重2.2m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效果很好。
大群时,可将四环素族、泰乐菌素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混在饮水或饲料中,连用3~4天。但是,由于该病的突发性和急性经过,只有在较早的中才能治愈。
3、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预防方法
对全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一种以石蜡和羊毛脂为佐剂的灭活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该病,而且在发病期应用该苗可以减少损失,免疫期至少可持续12个月。
要注意一些牛在使用某些批次的疫苗免疫后可出现持续的皮下肿胀,偶然也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